close

  A02版
    開欄語:也許您沒註意到,但在我們身邊,一直活躍著這樣一群人,他們或工、或農、或學、或商,他們有精英,也有草根,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———志願者,無論他們身居何位,身處何處,他們都是精神上的“土豪”。他們奔波於市井街巷,行走在田間地頭,總能給需要幫助的人帶去關愛和幫助。或許他們自己說不出那麼多“高大上”的言語、理論,但他們一直默默地用自己朴實的行為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。為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,進一步普及志願者理念,弘揚志願者精神,我們特開闢此專欄,通過我們的文字,讓您領略他們的風采。
  農民志願者張利
  “比他再好的人,不好找”
    “只要我活一天,就做一天對百姓有意義的事。”說這話的人叫張利,是一位農民志願者,20多年堅持做好事。在他們村裡、鎮里、甚至縣裡,到處都流傳著他的感人事跡。
    5月7日,走進扶餘市肖家鄉王家村,磚路乾凈平坦,綠樹成蔭,聽不見吵罵聲,更看不到打麻將賭博的人,處處讓人感覺一種和諧。
    62歲的張利,是這個村的農民,20年前他放棄了木匠手藝,開始做志願服務,義務宣講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禮、義、廉、恥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,宣講惠農惠民政策。
    剛開始做志願服務時,很多人並不認同他的行為。“凈整沒用的,乾好自己的木匠活得了。”面對流言,張利沒有退縮,更加堅定了志願服務信心,“一定要讓村民們,講道德、懂禮義。”
    他聯繫身邊一些不孝敬老人、夫妻不和、鄰裡不睦等人們看得見、摸得著的事實,教育引導人們尊老愛幼,和睦家庭,團結鄰裡;聯繫村屯髒亂差給人們帶來不便和危害等實際,引導人們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。聽了張利的宣講,許多人戒酒戒賭,許多人都義務凈化、硬化、綠化、美化村屯,大家稱他為“張老師”。
    趙長順因肝病不能幹活,生活陷入困境。張利得知情況後,和村民杜占軍、隋喜軍等人籌錢幫趙長順買種子化肥,幫著種地,還幫助趙長順兒子辦婚事。“在張老師的教導下,兒子兒媳非常孝順,還給我們老兩口洗腳。”趙長順說,現在他們家裡六位成年人都加入到志願者隊伍,“比他再好的人,不好找。”
    村民宋彩萍因病癱瘓在床,老伴身體不好。張利就組織村裡的45位女志願者,3個人一組,輪班照顧宋彩萍近4年。
    為了改善居住環境,張利組織村裡熱心公益事業的人外出承包耕地,用掙來的錢在村裡主路的兩側立起路燈。然後再去承包耕地,準備用包地的錢為村裡鋪磚路。張利的舉動感動了村裡人,家家戶戶主動捐款,全村群眾義務出工、出車拉磚、拉沙子,三天后一條寬8米、長900延長米的磚路修好了。
    2009年,張利又帶頭捐款,建起了一座占地5000多平方米、總投資80萬元的文化大院。2013年,張利又帶頭捐款,帶頭義務出工,將村裡的路燈、迎賓門和宣傳牌全部更新。
    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,張利每年春節都組織志願者到鄉敬老院慰問老人,在他的帶動組織下,扶餘市有50多個村屯的志願者,每年一進臘月,就開始蒸豆包、包餃子、做布鞋、買衣服、買水果,然後扭著秧歌,帶著慰問品和慰問金,到敬老院給老人們拜年。
    如今在王家村,全村50%的人口都是志願者。張利每年到各地義務宣講近百場,他先後被推選為松原市“道德模範”、松原市“十大傑出人物”,榮獲吉林省“道德模範”提名獎和“勞動模範”稱號。
  本報記者 王國彬
  洮南市草根愛心公益團隊
  “草根”志願者 愛心很“土豪”
    在洮南市活躍著這樣一群人,他們有工人、農民、商人、公務員、學生來自社會上不同的領域,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家———“洮南市草根愛心公益團隊”,有著一個共同的誓言———“將愛的行動進行到底,為更多的人送去幫助”。三年時間,他們幫助了幾百人,讓受助人群感受著社會的溫暖。
    侯鋒是一名退伍軍人,他熱愛公益事業,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,他自費購買了物資,趕往汶川獨自一人去救援。救援過程中,他看到很多義工團隊在救援過程中依靠集體的力量,幫助了許多人。他當時就有一個想法,“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,成立一個志願團隊,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”
    2011年7月,在侯鋒帶領下洮南市草根愛心公益團隊成立了。成立之初僅有12人,他們做的第一個公益活動是義務獻血,團隊成員獻了3800毫升愛心血。有了第一次“愛的奉獻”,此後的日子里,這個以工人、農民、商人、公務員、學生等為主的“草根”愛心團隊,一次又一次將愛心送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心中。
    2011年10月,經過實地踏查,洮南市草根愛心公益團隊瞭解到一些貧困家庭連供暖、做飯所需燃料都無著落。團隊很快擬定出“暖冬行動方案”,把“更換一盞節能燈、安裝一個保暖門帘、送去一車植物秸稈”確立為本次暖冬行動的主題。隊員出資為30多戶孤寡、殘障貧困家庭購買並安裝了保暖門帘、修整了門窗。隊員袁淑坤經營著一家燈具店,他親自為每一戶貧困家庭免費安裝了節能燈。
    每年冬天,團隊都要開展“暖冬行動”,為貧困戶送燃料,大家集體到野外割玉米稈、撿樹枝。大家有車的出車,有力的出力,有錢的出錢。2013年春節前,團隊成員還為貧困家庭送出了隊員自己包的2600多個餃子。
    2012年6月,團隊為白血病患者王繼發舉行了一次募捐活動。3天時間共募集善款近3萬元。團隊還為血液病患者張莉募捐1.3萬元;聯合白城市瀚海愛心公益聯盟為洮南市腦出血貧困患者於竹爽捐款3000元;為大學生王化伍籌集學費7000餘元,先後三次為“羽毛女孩兒”籌募醫療費用共4.2萬元……
    除了幫助貧困人群,他們還不斷拓展志願服務領域。2012年9月,洮南市第二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期間,團隊協助交警維持會場秩序、清理會場衛生;2013年春節前夕,為全市600多名孤寡老人、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組織了一場新春慰問演出。
    如今這個“草根”團隊已有成員300多人,他們用實際行動去踐行“奉獻、有愛、互助、進步”的志願服務精神,為“溫暖社會,有愛人間”貢獻著力量。
    本報記者 王國彬
  (原標題:他們都是精神上的“土豪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j93zjnez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