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屆“吉林新聞名人獎”·任勝章用新聞反映民眾訴求來源:新文化報 - 新文化網
  A02版
  “為記者,唯願與大時代同呼吸、共命運,亦餘心之所向兮,雖九死其猶未悔。”這是任勝章對自己記者生涯的一句總結。
  在他眼裡,記者的筆有很多作用———“它可能改變交通的閉塞,也可能改變車來人往的方式;它能改變一所村小的面貌,也可能從此樹立孩子們另一層面的價值觀;對於記者,那支筆,這頭繫著政府,那頭繫著民生,當你用肩膀扛起社會,這筆下才流淌陽光。”
  任勝章,筆名大勝,第十七屆中國新聞獎獲得者。歷任城市晚報記者、熱線新聞部主任、社會新聞部主任、都市新聞中心主任、採訪中心主任。從業十三年,多次獲全國省級晚報(都市報)好新聞一等獎。先後獲得吉林新聞獎一等獎、東北三省新聞獎特等獎、“趙超構新聞獎”一等獎、第十七屆中國新聞獎等諸多獎項。2007年獲吉林日報優秀員工獎,獲吉林省老工業基地振興、長春市創城文明個人特殊貢獻獎。
  “13年來,我時刻保持著一個新聞人的清醒與責任。”多年來,他立足本職,積極關註弱勢群體,用新聞的形式反映民眾訴求,傳播愛的溫暖,引導了良好和諧的社會風氣。無論是大型公益活動還是新聞事件採訪,任勝章始終堅持一個原則,媒體人的神聖是政府與百姓賦予的信任,所以對待每一個前來反映情況、求助的個人或集體,他都會認真接待。直到後來擔任熱線新聞部主任,他也告訴每一位新記者,對待讀者一定要認真、負責、熱情,“即便他們的求助我們幫不上,但也要認真去聽他們把話講完,這是對人最起碼的尊重。”
  2005年,一個名叫欣月的女孩成為了媒體關註的焦點。當年3月22日,城市晚報一篇《絕症使她再也看不到升旗了》的報道見報,無數長春人走到一起,為完成這個身患絕症雙目失明女孩的最後願望,在長春模擬了北京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。此事件充分展示出長春人的熱情、友善和團結互助精神。由任勝章參與的《欣月童話》系列報道獲吉林新聞獎、中國新聞獎,隨後,此事還被拍成電影,2007年,《欣月童話》影片上映。 本報記者 畢繼紅
  (原標題:用新聞反映民眾訴求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j93zjnez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