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鹿毒奶粉”事件已過去6年。本月初,原三鹿集團董事長田文華從無期徒刑減刑至17年3個月。當年被免職的3名石家莊市領導,時任市委書記吳顯國、市長冀純堂、副市長張發旺已悉數復隨身碟出。新京報記者梳理髮現,52起案例中,突發事件被免職的達20起,40名官員被免。截至目前,半數官員均已起複,相隔一段時間走上了其他領導崗位。(8月12日《新京報》)
  風起於2003年非典時期的問責風暴,曾快速席卷中國官場。2009年《關於實行黨政領竹北售屋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》的出台,更標志著問責制度進入制度化、常態化的軌道。對於那些習慣於不作為、亂作為的黨員幹部來說,問責制度不啻於當頭棒喝,讓其壓力倍增。然而毋須諱言,近年來免職加復出的“問責兩步走”,卻讓問責制度飽受詬病。
  據報道,突發事件被免官員有50%復出。甚至在社會中影響極壞的,“三鹿毒奶粉”事件、“4·28”膠濟鐵路特大交通事抗癌食物故、“11·15”上海膠州路大火,涉事官員都相繼復出,再一次走上領導崗位。難怪有人戲言,免職是在“帶薪休假”,懲戒成了變相保護。然而,如此一來,問責的剛性與嚴肅性何在?
  其實,群眾對大多數幹部復出持反感態度,無外乎以下新竹房屋兩個因素使然。其一,被問責官員,大多給群眾留下難以彌合的創傷。比如三鹿毒奶粉事件,讓那麼多孩子出現腎結石、泌尿系統異常等癥狀,雖不是直接責任人,可涉事官員也難辭其咎,其復出自然會引起輿論嘩然。其二,在西方免職官員復出概率極低,而我國官員問責制度,也採用引咎辭職、免職之類的說法,復出概率接近50%,讓人難免不產生聯想。
  誠然,從保護人才、人盡其才的角度講,免職官員不意味著永不敘用,在適當的時機復出未嘗不可。但官員復出不能當兒戲,更不能留下mSATA漏洞。筆者認為,對官員復出應嚴於幹部提拔。首先,對官員復出也要走民主測評、組織考察、公示的步奏,減少官員復出的隨意性、封閉性。其次,官員復出不能以崗找人。被免職官員畢竟屬於有“前科”,因此官員的復出理由,不能止於符合規定,而是要優於現有人才,唯有如此,才能讓群眾信服。
  文/薛家明  (原標題:官員復出標準應嚴於幹部選任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j93zjnez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